“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春季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我们当地群众有游药王山的习俗。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2月21日,师范教育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贾军喜、院长崔文娟带领剪纸、刺绣师生走进药王山-在孙思邈纪念馆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优秀作品展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孙思邈纪念馆大力支持,收获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更吸引爱好者们的亲身体验,让剪纸和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
刺绣社团的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引得众人围观欣赏。特别是耀州刺绣非遗传承人赵春老师的作品孙思邈坐虎针龙图色彩鲜艳,针脚细腻,如果凑近不仔细观看还让人误以为是打印的图画,引得游客们交口称赞,不由自主地想用手去感受针线纹路。很多游客对展览的作品以及学生们手中正在绣的作品都非常感兴趣,不停地夸赞和提问,老师和学生也非常热情地回答各种问题,让更多人了解刺绣,深深喜欢上刺绣。
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社团学生在非遗剪纸传承人田亚莉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孙思邈纪念馆卡通文创人物进行现场剪纸,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将卡通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这是使用传统剪纸技艺将传统药王文化创新性地展现出来。剪纸活动吸引了广大游客驻足观看,连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跃跃欲试,一位小姐姐就在社团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首副剪纸作品,小心翼翼地将作品收藏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工作,大力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传承非遗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之一,开展了系列活动,凝练非遗育人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通过本次活动,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剪纸、刺绣这项传统技艺,也更加深入地喜欢其中蕴含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增强了大家的文化自信。学生们也走出校园开阔了眼界,得到更多地锻炼,为以后自身的技能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将来的技能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师范教育与管理学院 供稿)


